2月前
【数据整理】柔佛11天震8次 互动地图看清实况
(本文4.9.2025 12.00pm更新)   从8月24开始,11天内西马半岛南部接连发生了8次地震。   有的说昔加末以西,又有居銮以北、昔加末以南,你是不是都乱了?   小编整理了近期地震的震央位置并制作成互动地图,让大家直接看清楚,这5次到底在哪里?深度是多少?     24.8.2025 6.13am 震央:2.5141° N, 102.7613° E 震级:4.1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西5公里 24.8.2025 9.00am 震央:2.1801° N, 103.118° E 震级:2.8 深度:10公里 居銮以西北28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2小时47分钟) 27.8.2025 8.59am 震央:2.33° N, 102.79° E 震级:3.2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南18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71小时59分钟) 28.8.2025 7.56pm 震央:2.6173° N, 102.7805° E 震级:2.5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北13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33小时57分钟) 29.8.2025 4.24am 震央:2.6796° N, 102.8907° E 震级:3.4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东北22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8小时28分钟) 30.8.2025 7.29am 震央:2.5127° N, 102.7891° E 震级:2.7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西北2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27小时05分钟) 31.8.2025 1.57pm 震央:1.7332° N, 102.7385° E 震级:2.9 深度:10公里 柔佛西部海域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30小时28分钟) 3.9.2025 6.39pm 震央:1.9547° N, 102.9907° E 震级:2.9 深度:10公里 巴力士隆(Parit Sulong)铁山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76小时42分钟) (资料来源:大马气象局)     特别提醒:一般上,气象局都会以距离震央较为靠近的城镇计算距离。   如:8月24日第二震,可能距离巴莪更靠近,但气象局以居銮的距离来计算;8月29日第五震,气象局还是用昔加末距离来计算。         地震保命学起来                                  
3月前
新任首席大法官旺阿末法立 你该知道的7件事
历经数周悬空与舆论压力后,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人选终于尘埃落定。谁是新任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旺阿末法立?   从巫统政坛、内政部副部长,到转身投身司法、屡次避嫌退审,这位62岁的登嘉楼人,如今正式掌管我国最高司法职位。   👇 一起来了解他的背景、说过的话与重要裁决。       1 | 旺阿末法立 Wan Ahmad Farid 62岁   1962年11月13日出生于瓜拉登嘉楼 2024年11月升任上诉庭法官       2|法律背景   🎓 西伦敦大学法学士(1985) 🎓 马大执业律师证书(1986) ⚖️ 律师执业:1987-2003年 与 2011-2015年       3|巫统前政坛要角   ▪️ 巫统瓜登区部主席(2001) ▪️ 阿都拉政治秘书(2003-2008) ▪️ 出任两届上议员(2005-2009) ▪️ 阿都拉时代出任内政部副部长 ▪️ 参选2009瓜登国席补选落败 ▪️ 为投身司法辞去所有巫统职务     4|司法履历   ▪️ 2015|司法专员 ▪️ 2019|高庭法官 ▪️ 2024|上诉庭法官 ▪️ 2025|首席大法官     5|避嫌退审记录   ✅ 潘俭伟“纳吉偷钱”诽谤案:2017年 避嫌退出 ✅ 安华肛交案搁置申请:2017年 自行退审 ✅ 纳吉委任英女王律师案:2022年 因家族涉巫统回避     6|重要裁决 & 判例   ✅ 罗秀虹子女改教案 2023年5月:驳回单亲母亲挑战孩子穆斯林身份的上诉,但后被上诉庭和联邦法院推翻。 ✅ 紧急状态不可司法审核 2024年2月:裁定国家元首宣布紧急状态的权力不受司法审核,强调三权分立原则 ✅ 赵明福家属司法审核 2024年11月:批准申请,谕令警方6个月内完成调查。 ✅ 大使路黄金地段案 2025年6月:推翻先前裁决,判政府可保留263英亩土地,但须赔偿与支付利息。     7|公正审判承诺   🗨️ “不惜代价捍卫司法独立” 🗨️ “司法独立消失,社会将陷入无政府状态。” 🗨️ “司法独立是社会最宝贵的礼物.” 🗨️ “公众对司法独立的观感不容置疑。”     🎬||同场加映||🎬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笔记本
2月前
【数据整理】柔佛11天震8次 互动地图看清实况
(本文4.9.2025 12.00pm更新)   从8月24开始,11天内西马半岛南部接连发生了8次地震。   有的说昔加末以西,又有居銮以北、昔加末以南,你是不是都乱了?   小编整理了近期地震的震央位置并制作成互动地图,让大家直接看清楚,这5次到底在哪里?深度是多少?     24.8.2025 6.13am 震央:2.5141° N, 102.7613° E 震级:4.1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西5公里 24.8.2025 9.00am 震央:2.1801° N, 103.118° E 震级:2.8 深度:10公里 居銮以西北28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2小时47分钟) 27.8.2025 8.59am 震央:2.33° N, 102.79° E 震级:3.2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南18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71小时59分钟) 28.8.2025 7.56pm 震央:2.6173° N, 102.7805° E 震级:2.5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北13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33小时57分钟) 29.8.2025 4.24am 震央:2.6796° N, 102.8907° E 震级:3.4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东北22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8小时28分钟) 30.8.2025 7.29am 震央:2.5127° N, 102.7891° E 震级:2.7 深度:10公里 昔加末以西北2公里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27小时05分钟) 31.8.2025 1.57pm 震央:1.7332° N, 102.7385° E 震级:2.9 深度:10公里 柔佛西部海域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30小时28分钟) 3.9.2025 6.39pm 震央:1.9547° N, 102.9907° E 震级:2.9 深度:10公里 巴力士隆(Parit Sulong)铁山 (距上一次地震时间76小时42分钟) (资料来源:大马气象局)     特别提醒:一般上,气象局都会以距离震央较为靠近的城镇计算距离。   如:8月24日第二震,可能距离巴莪更靠近,但气象局以居銮的距离来计算;8月29日第五震,气象局还是用昔加末距离来计算。         地震保命学起来                                  
3月前
新任首席大法官旺阿末法立 你该知道的7件事
历经数周悬空与舆论压力后,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人选终于尘埃落定。谁是新任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旺阿末法立?   从巫统政坛、内政部副部长,到转身投身司法、屡次避嫌退审,这位62岁的登嘉楼人,如今正式掌管我国最高司法职位。   👇 一起来了解他的背景、说过的话与重要裁决。       1 | 旺阿末法立 Wan Ahmad Farid 62岁   1962年11月13日出生于瓜拉登嘉楼 2024年11月升任上诉庭法官       2|法律背景   🎓 西伦敦大学法学士(1985) 🎓 马大执业律师证书(1986) ⚖️ 律师执业:1987-2003年 与 2011-2015年       3|巫统前政坛要角   ▪️ 巫统瓜登区部主席(2001) ▪️ 阿都拉政治秘书(2003-2008) ▪️ 出任两届上议员(2005-2009) ▪️ 阿都拉时代出任内政部副部长 ▪️ 参选2009瓜登国席补选落败 ▪️ 为投身司法辞去所有巫统职务     4|司法履历   ▪️ 2015|司法专员 ▪️ 2019|高庭法官 ▪️ 2024|上诉庭法官 ▪️ 2025|首席大法官     5|避嫌退审记录   ✅ 潘俭伟“纳吉偷钱”诽谤案:2017年 避嫌退出 ✅ 安华肛交案搁置申请:2017年 自行退审 ✅ 纳吉委任英女王律师案:2022年 因家族涉巫统回避     6|重要裁决 & 判例   ✅ 罗秀虹子女改教案 2023年5月:驳回单亲母亲挑战孩子穆斯林身份的上诉,但后被上诉庭和联邦法院推翻。 ✅ 紧急状态不可司法审核 2024年2月:裁定国家元首宣布紧急状态的权力不受司法审核,强调三权分立原则 ✅ 赵明福家属司法审核 2024年11月:批准申请,谕令警方6个月内完成调查。 ✅ 大使路黄金地段案 2025年6月:推翻先前裁决,判政府可保留263英亩土地,但须赔偿与支付利息。     7|公正审判承诺   🗨️ “不惜代价捍卫司法独立” 🗨️ “司法独立消失,社会将陷入无政府状态。” 🗨️ “司法独立是社会最宝贵的礼物.” 🗨️ “公众对司法独立的观感不容置疑。”     🎬||同场加映||🎬    
5月前
必修课中数学与道德表现最糟?2024年SPM数据真正亮点与冷知识统整
  SPM考生数学成绩最差?中文文学报考人数居然比淡米尔文学低?     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是大马学生再熟悉不过的重要考试,它的学历地位等同于国际认可的GCE O-Level。     每年,数十万考生通过这场考试,为自己的升学与未来铺路。但你知道吗?其实SPM涵盖多达95个科目,总共设有182份试卷。     《百格》为你整理了2024年SPM的数据亮点及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冷知识,一起看下去吧!           成绩组合注释: 👉 获得全A 表示:所有科目都考获 A等级(A+、A 或 A-)   👉 至少获得C 表示:成绩范围包括 A+ 到 C 等级(A+/A/A-、B+/B、C+/C),没有低于 C 的成绩   👉 至少及格(E) 表示:全部科目都至少 及格(E 或以上),包含 A+ 至 E 的成绩(A+/A/A-、B+/B、C+/C、D、E),没有不及格的科目   👉 至少一科不及格 表示:有至少一科成绩是 不及格(G),其他科目则可能是 A+ 至 E 的成绩   👉 全不及格 表示:所有科目都不及格(G)   👉 其它 表示:成绩中包含:缺席未应考(T) 的科目,或成绩中混合了 A+ 至 G 之间的各种等级。         在2024年SPM必修科中,数学的不及格率最高,达22.4%,道德教育以20%的不及格率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相对之下,马来文表现最为亮眼,不及格率仅2.5%,更以36.9%的甲等级率高居榜首,成为整体表现最好的科目。         在2024年SPM理科与商科类选修科中,高级数学的不及格率最高,达24.9%,显示出学生在这类高阶数理科目上面临明显挑战。相较之下,会计科的成绩表现优异,有43.6%的考生考获甲等级。     结合早前的必修科成绩图表来看,无论是数学还是高级数学,整体都反映出学生在数理逻辑方面的薄弱,可说是当前教育中的一大弱项。         2024年SPM考生在语文与文学科类的成绩中,中文文学的不及格率最高,达14.9%。相比之下,英文文学的成绩优于一般英文科目,甲等级率高达44.3%。     值得一提的是,淡米尔文学也表现亮眼,甲等率达41%,不仅胜过淡米尔文本身,报考人数甚至还多于中文文学的考生。         理科与商科科目的成绩,某种程度上能反映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对科技、经济与创新能力的影响。     《百格》分析这类科目在近五年的表现趋势。若成绩持续低迷,或许值得我们反思当前教育系统是否真正准备好培养具备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随着教育内容不断调整,SPM考试科目近年来持续扩展,涵盖领域也更加多元,其中包括职业中学的科目。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的咨询和水平检查中也使用 CEFR 来了解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水平。这也适用于找到最适合学生的课程,让他们未来进步目标也更明确。这一套建议标准在许多国际性英检,如托业、托福、雅思皆已采用。         资格要求: 学生在SPM成绩单中若出现一下句子,即有资格申请: “3756 (LCCI) – Pass with Distinction or Pass with Merit or Pass”     费用: 常规申请需支付处理费10英镑(约RM60) 延迟申请需支付处理费30英镑(2023年)     申请方式: 申请需在SPM成绩发布后,通过IAB UK网站在线申请。2024年申请期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2月31日。 申请链接:https://iab.jotform.com/team/lcci/L2CBA     小编再次祝贺所有顺利拿到文凭的考生!   虽然考试成绩并非一切,但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道路都不止这一场考试。   对于那些没有达到理想成绩的考生,别灰心丧气,人生的路还长,机会仍然很多。大家也趁着这个时机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业状况,无论成绩如何,都不妨让孩子们有机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
6月前
2024年课税年 23项个人减免项目
个人和非个人纳税人可自2025年3月1日起,通过电子报税(e-Filing)提交2024年税务申报表。 《百格》这里为你整理一系列个人报税减免项目以及报税小常识,让你报税一目了然。             申报网站分别是: MyTax:  https://mytax.hasil.gov.my 税收局官网: https://www.hasil.gov.my 税务代理人须使用TAeF系统: https://taef.hasil.gov.my   【截止日期】 上班族或无经商者:3月1日至5月15日提交 BE/e-BE 表格。 经商者:3月1日至6月30日提交 B/e-B 表格。 如果你是报税新手,不妨先看看以下视频,了解报税的4大重点。   【报税第一步】没有所谓的收入多少才要报税!根据1967年所得税法令(Income Tax Act 1967),只要收入或薪金源自马来西亚,或在马来西亚居住182天或以上,你就有责任报税。     【报税第二步】报税不对于你要缴税,因为纳税门槛是年收入扣除公积金(EPF)和每月税务预扣(PCB)后达到3万7333令吉,才要在扣除回扣金额减免项目后,根据课税年的应征税率缴税。     【报税第三步】一般上,个人报税EA表格已列明已缴税务及应征税收入,但纳税人在提交前,要记得索取各类扣税减免。     【报税第四步】记得报税后要将收据等文件收好,因为根据1967年所得税法令第82条文,纳税人有义务保留足够的文件长达7年。            
6月前
“吉卜力风”AI绘图 算不算亵渎原创艺术?
      近来,人工智能(AI)绘图技术掀起了一股全新的创作风潮,用户只需输入简单的文字指令,就能借助ChatGPT 即AI 工具生成充满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这种「一键生成宫崎骏风」的玩法迅速在全球社交平台蔓延,从 X (Twitter的前身)到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无数网友争相晒出自己用AI绘制的梦幻场景。其中还包括广为人知的网络梗图经过AI的二次创作。     然而,这股热潮也掀起了人们对原创艺术的争议:当AI能轻易模仿大师画风时,这是对原创艺术的颠覆,还是一种亵渎?     事件背景        事件最初的爆点源自西雅图软件工程师(Grant Slatton)的一次发帖。     在OpenAI宣布升级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的第二天,他在 X 上分享了一张AI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全家福。     画面中他与家人、爱犬都被转化成了极具辨识度的宫崎骏动画风格,截至 4 月 3 日已获得 4.5 万点赞和超过 5,090 万次浏览,引发了大众对这一趋势的关注,直接推动了这场AI艺术风潮的全球性蔓延。       先从吉卜力工作室说起,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由宫崎骏、高畑勋与铃木敏夫于1985年6月创立,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小金井市。     “Ghibli”原是意大利侦察机的名字,意为撒哈拉沙漠的热风,象征他们希望带来一阵吹遍动画界的新风潮。因为误读成“ジブリ”(Jiburi),这个发音反倒成为今天全世界动画迷的共同语言。     从1986年的《天空之城》起,到后来的《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千与千寻》,吉卜力凭借奇幻世界观、细腻手绘、深刻人文主题,一步步成为日本动画电影的代表性存在。    ChatGPT服务器差点“烧穿”?       ChatGPT 是由 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对话模型,于 2022 年 11 月正式上线,仅用 5 天便突破 1亿用户,成为史上最快达到1亿月活跃用户的应用程序。     ChattGPT最初以文字对话功能为主,迅速吸引全球关注。虽然 它早在 2023 年就会画图,但真正引爆“吉卜力风潮”的,是2025年3月25日发布的 GPT-4o 多模态模型。         4月1日, OpenAI 首席执行长山姆·阿尔特曼更新动态,他透露,在最初上线时,ChatGPT 花了 5 天时间才迎来 100 万用户;而这次,图像生成功能一开放,仅 1 小时就涌入 1 亿访问量,远远超出团队原本预期     这波“吉卜力风潮”不仅席卷社群,连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都亲自下场,换上了一张 AI 绘制的吉卜力风格头像。       并非亵渎艺术,AI公司认为是一种创新     从AI公司的角度来看,AI绘图并不被视为对原创艺术的“亵渎”,而是科技发展中的一种“转换性创新”(transformative innovation)。     那AI的模型是怎么学画画的? 随着AI绘图技术的发展,像 Stable Diffusion、DALL·E、Midjourney,这样的扩散模型(Diffusion Model),让任何人只需输入一段文字,就能生成一张精致图像。     扩散模型 (Diffusion Moedel)如墨水在水中扩散,基本机制是从“噪声”中生成图像即先对真实图片加噪声破坏,然后反向“去噪”恢复图片,训练AI去理解图像结构和风格。     这些AI模型的训练数据通常来自互联网上公开可获取的信息,包括开源图像网站、艺术平台甚至是社交媒体帖子。     AI公司主张,AI绘图模型如DALL·E 或 Stable Diffusion,所生成的内容并非简单复制,而是基于海量数据训练得来的原创输出。其背后的扩散模型通过学习图像的统计特征,例如:构图方式、颜色使用、物体结构等,并在生成过程中从纯噪声出发,逐步重建图像。这一过程类似艺术家的“灵感拼接”而非“复制粘贴”。   宫崎骏:“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     从创作者的视角来看,AI生成的艺术作品确实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甚至让部分创作者感受到直接的威胁。     宫崎骏长子·宫崎吾朗表态:“父亲无可取代”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长子宫崎吾朗于4月2日告诉法新社,AI 可能有夺走日本动画艺术家工作的风险,但他身为吉卜力工作室创意命脉的父亲,宫崎骏是无可取代的。     宫崎骏早前看法:“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   在2016年,某家日本电信和媒体公司利用了AI,展示了AI学习模仿人类行走的视频。视频中的动画人物用头部行走,画面极为怪异,他们称此技术还可以用于丧尸游戏。       观看后,宫崎骏立即表示,这种AI创作是对生命本身的侮辱。     他提到,这个视频让他想到了他的一位残疾朋友,那位朋友连击掌都很困难。宫崎骏称,自己完全无法忍受这种视频,无法理解为何有人会去创作它,他认为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痛苦。他甚至感到,随着这种创作的出现,世界末日似乎已近,因为人类已失去了创作的自信。     宫崎骏进一步强调:“如果你们想做这种令人作呕的东西,这是你们的自由,但我绝不会与之有任何牵连,这是对生命的极大侮辱。”     其他艺术家表态:“禁止未经许可使用人类创作的艺术来训练AI”     在2024年,就有超过1.1万名创意人士(creative professionals)签署公开信,包括奥斯卡获奖演员朱莉安·摩尔(Julianne Moore)、作家詹姆斯·帕特森(James Patterson)和电台司令乐队的音乐人汤姆·约克(Thom Yorke),呼吁禁止未经许可使用人类创作的艺术来训练AI。     其中提道,“这些模型及其背后的公司剥削人类艺术家,在未经许可或付费的情况下使用他们的作品来构建与他们竞争的商业AI产品。”     作曲家兼Stability AI 前高管埃德·牛顿(Ed Newton-Rex)也表示,全球创意人士正面临关键时刻,因为关于 AI 训练的法律诉讼和立法正在展开。     他指出:“许多生成式 AI 公司未经许可使用创作者的作品进行训练,这对那些被 AI 公司剥削的艺术家、音乐家、演员、作家和其他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重大问题。”     “AI=癌”   入行五年的游戏原画师石露表示,许多游戏开发公司已开始使用AI,缩减了美术团队的规模。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几个月内,原画师的稿费从每张2万元降至仅4000元。     如今,一些中低级原画师已经成为AI的“打工者”,这一现象几乎成了行业常态。     大部分时候,甲方一天能生成100多张AI角色图,而石露和他的同事则负责对这些图进行修饰。最初,调整主要是修改细节,但现在已经沦落到给AI图补鼻毛和黑头,这种情况让人感到沮丧。     石露用“癌”来比喻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情绪化反应,将AI视为摧毁传统行业的毒瘤。而反对AI称支持的人为“癌哥”。   法律角度:AI公司是否侵权?     目前已有不少AI侵权案件,许多艺术家纷纷提起诉讼,而这些案例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美国艺术家起诉AI工具Midjourney著作权侵权案败诉   于2023年,美国艺术家莎拉·安德森(Sarah Andersen)、凯莉·麦凯南(Kelly McKernan)和卡拉·奥尔蒂斯(Karla Ortiz)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工具Midjourney提起的著作权侵权诉讼近日宣判,法院裁定原告败诉。         法院结果: 艺术家败诉 北加州地区法院认为,原告的直接侵权指控不够清晰,未能具体说明Midjourney如何训练其AI产品,也未能明确区分Midjourney自身训练行为与使用Stable Diffusion(稳定扩散)技术的方式。   AI用户看法?     早在2023年3月初,网易旗下的轻博客平台LOFTER上线的一款头像生成器,用户可以通过这一功能设置关键字词从而自动生成AI头像。该功能上线后,部分用户并不认可,有的甚至选择了停更、销号,并换上了“反AI”标志的头像。       那你对AI生成式工具又是如何看待对呢?你认为会帮助创作者,还是让原创艺术的价值变得更加模糊呢?      
9月前
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离世 流感可大可小 你必须注意的事
流感不容忽视,台湾女星大S徐熙娣前往日本,在抵达的第5天就不幸离世。过程到底是如何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S出发前就已经有感冒和哮喘症状,但为了不扫兴,她仍坚持前往。未料病情迅速恶化,2月2日于东京病逝。以下为大S赴日时间线:   1月29日:带病赴日 大S与家人前往日本旅行,出发前已感到身体不适。一行人抵达日本后前往箱根(Hakone)泡温泉,希望借此舒缓身体不适。   1月30日:持续咳嗽 大S在箱根期间持续咳嗽,并出现哮喘症状。几乎都在房间休息,没有跟家人出外。   1月31日:一度送医 因情况恶化,大S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当地小医院,但无法诊断病情。转送大型医院确诊为A型流感,开药后返回旅馆。   2月1日:紧急送医 一行人前往东京,大S没有进一步就医治疗,深夜病情恶化,再度紧急送医。   2月2日:不幸离世 清晨,大S在医院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得年48岁。     从大S的事件可以看出,流感并发症严重的话可能会致命。以下《百格》就为你整理,关于流感你必须知道的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每年有10亿人次感染流感(Influenza),其中300万到500万是重症,当中又有29万到65万死亡病例。       虽然大部分人都可以不治而愈,但谁能知道,你我是不是那“少部分人”?       很多人可能会搞混流感与感冒,不过还是有一些明显差别。     了解了症状、高危群体,那到底要如何预防才是最好的?       || 同场加映 || 教你如何正确洗手    
合作关系
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