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拉曼

5天前
1月前
1月前
从小开始,龙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种勇猛,且祥瑞的象征。 小时候当我把自己想像得很厉害、很好打时,都会自诩说“我是李小龙”或“我是成龙”,就是如此勇猛。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我居住的新村里,无论是福德正神(大伯公)、关帝圣君,还是其他庙宇的屋脊和栋梁上总有龙的踪迹。年幼时看到的喜帖也都印有龙凤呈祥的画,一切都彰显出龙独有的神恩浩大及大吉之气。 多年前在拉曼学院(今称拉曼理工大学)求学,正值青涩岁月,同学和校友都爱组织起来举办新春晚会、月光会、迎新会和回校升学讲座。促进拉曼日新校友间的联谊之余,也接待新进的学弟学妹,将那份温馨的归宿感传承下去。 那年,大伙儿突发奇想,说:“不如给同学们来个惊艳,今年我们舞龙!”虽然当时身为学生的我们时间和经济都有些不济,不过精神和体力却非常充沛,可以借此取长补短。 人有善愿 天必从之 三十多年前的网络资讯并没有现今这样发达,我们搜索了许多杂志和书本才把龙的基本造型找出来,再拟出简单的构图。为了造出龙头,连以往二、三年级所学的手工艺活都派上了用场——首先,找来一个葫芦形气球,将其吹胀到一呎半长度,绑实之后,用预先剪开的无数个一吋大小的报纸沾上清水,贴在气球表面。大约敷了两三层,开始涂上浆糊,并贴上许多剪成小方格的白纸。约莫八九层之后,便粘上条状宣纸作为最后一层修饰。经过两天暴晒,再涂上两层浆糊加固,这个纸模型简直坚硬如石。 最后将气球放风,大家在纸糊的雏形龙头上开洞做为龙的眼睛和嘴巴,再用纸泥勾画出龙的鼻子,将纸皮裁剪成龙腮,用枯树枝作龙角。雪白的棉花用于装饰龙的眉毛和嘴边的水须,细细撕开的拉菲绳则串成龙须。 我们还在龙头内部加上铁圈,作为巩固龙头和手柄的结合,以加强龙被强力舞动时的抗压耐力。龙身是一匹20呎的黄布,用荧光漆画上龙鳞,缝上龙鳍。 经过日夜赶工,一条活灵活现的龙终于出现在大家面前。龙终究完成了,但是如何舞龙?谁来舞龙?确实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俗话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无巧不成书,那个时候我们有幸遇到社会义工组织——小草队的沈利明老师提供义务指导,让我们学习舞龙的基本动作。晚间我们到老师的会所学习,白天在宿舍院子的草地上反复练习。 那年的新春晚会,我们燃烧奔放的青春,舞着自制的龙为同学校友们贺年献瑞。虽然如今年华老去,相片已经褪色,不变的是缤纷的记忆。
3月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1年前
按:读完本篇丘思东与金宝的故事,也可以回头重读蔡慧沁7月在【星云】写的〈点石成金——悼念丘思东先生〉。 我国有许多小镇因锡矿业和橡胶业而开埠发展,当这两大经济支柱倒下后,小镇顿失光彩。近年来,这些凋零的小镇再度引起关注,不管是注入文化创意、古迹巡礼、生态旅游等元素,大家都在寻思小镇如何重振风光,展现活力。 每个小镇都具备不尽相同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振兴小镇却有不二法门,也就是由当地人善用和整合当地资源,发掘小镇的特色,将其潜能发挥尽致。《金宝:浴火重生的火凤凰》(2018年出版)是一本关于霹雳金宝如何从锡价崩盘的谷底爬上来,以全新姿态重新站起来的著述。 ◢见证金宝转型的过程 此书作者是丹斯里拿督丘思东局绅(1931-2022),他出生于广州梅县,3岁时随其母南来马来亚霹雳金宝定居,其祖父、父亲和他三代人,都是从事锡矿业。丘思东精研锡业,刻苦自持,成为金宝著名矿家。直至1985年锡价崩盘,他秉持着“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的信念,毅然转换跑道,从事房屋发展业。《金宝:浴火重生的火凤凰》正是从他的视角,叙述自己亲身参与和经历金宝转型的过程,因此此书更像是一部自传式的地方史。 此书分5个篇章:历史篇、建设篇、教育篇、复苏篇和展望篇,其中又以建设篇与教育篇占最大篇幅。 【历史篇】此篇讲述金宝从1886年开埠至1985年锡价崩盘,整整一世纪由锡矿业主导的经济发展史。其中概述金宝名称的来源、开埠后的情况、陆路交通情况、锡矿业的演进等。 【建设篇】此篇则叙述金宝如何从一座没落的锡镇,重现生机,作者把焦点集中在新街场的开发。启动金宝转型的契机是1989年,台湾3家制造电视机组件的高科技工厂在金宝新街场设立。此工厂创作了大量的工作机会,总共雇佣七千多名职工,每月薪资高达六百多万令吉。同时新街场的房屋和商业区开始大兴土木,周边设施如金宝大酒店、室内体育馆、西湖花园、近打佛教会等拔地而起。2009年,金宝从副县正式升格为“正县” ,因此也增建不少公共机构如县议会大厦、医疗中心、综合体育中心、火车站等。 【教育篇】要说金宝的成功转型和重新定位,拉曼学院霹雳州分院和拉曼大学总校的进驻,是关键因素。此篇正是详细记述两校建设的缘由和过程,文中一些小故事,为此篇增添亮点。例如拉曼学院的校地有其中一段是矿湖,当时的回填工程是仿效香港国际机场的填土方案,以填筑“石堤”的方法,以防止泥土流失导致坍塌意外。再来也有关于拉曼大学1,300英亩校地的由来、校地填土的过程和校园设计的巧思等,类似这些建校史中的小故事,无不让人感受到这两所院校在草创初期,获得四面八方热心人士的祝福与协助。 【復甦篇】金宝因引进教育产业而逐渐复苏,作者便以“咸鱼翻生”来形容金宝的蜕变历程:一个人从公市买了一条咸鱼,这条咸鱼掉入河里,瞬间变成一尾活生生的鱼。 【展望篇】此篇提出了几项对金宝未来发展的建议,例如提升餐饮业、开发旅游业、发展淡水鱼养殖业,另外也希望改善交通系统如提升电动火车服务、在金宝设立南北大道出口、建设高速大道衔接怡保国际机场。 虽然作者丘思东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每个历史事件的发展,但对于金宝当地人而言,几乎无人不知,金宝转型的重要建设诸如高科技工厂的引入、新街场市镇的开发、两所高等学府的进驻等,其实都由丘思东鼎力促成。丘思东曾连任三届金宝区国会议员(1995-2008),其在任期间正是金宝急速转型的时刻。然而,他并没有在书中突显自己的领衔角色,反而在“复苏篇”里,将两所高等学府的进驻,归功于马华前总会长、拉曼大学名誉校长——敦林良实医生,因为拉曼学院霹雳州分院和拉曼大学都属于马华所创立的非盈利民办学府。 这本书提供我们一座市镇转型的模式,也就是由当地具有经济资源、社会地位的乡绅做主导,透过政治人物的支持,促成教育产业的进驻,让小镇重新活络起来。昔日金宝的旧矿地、废矿湖被发展成大学城,这里聚集精英专才和莘莘学子专研学问。这些新移民与原生居民透过经济与社区活动,产生密切的交流,加上好山好水的自然生态,也使金宝蜕变为一座宜居的慢活小镇。 ◢本地小镇转型的著述举隅 本地有许多小镇也具备转型潜能,需要有志人士去发掘和耕耘。例如由马华前副总会长周美芬主编,《星洲日报》特约记者张佩莉所著的《发掘劳勿》(2018年出版),从历史、人文、农业、生态旅游和饮食的角度,让读者深度游览彭亨劳勿这座黄金小镇,不再停留在劳勿只有“猫山王”的刻板印象。 《岳山古毛》(2016年出版)由侯雯诗和陈舒璇编著,以较为轻松、亲民的说故事方式,叙述雪兰莪新古毛的历史。从早期采锡的旧古毛,到现今这座以全马首座“花园城市”为傲的新古毛,历史沧桑中饱含作者陈舒璇对自己家乡深切的关爱。陈舒璇也开了“古毛人”茶室、 “欢喜居” 民宿、加入 “乌雪艺术青年协会”,共同推动新古毛的社区再造,身体力行为小镇转型付出心血。无疑新古毛将是转型小镇案例中的闪亮之星。 这些本地小镇转型的著述,皆从百年开埠为起点,产业没落为终点。小镇转型正是将终点化为支点,让小镇跳跃到另一个展望未来的高峰。不论是生活在小镇的居民,或是踏足小镇当个旅者,我们都需要地方著述,透过图文路径,了解每栋建筑的历史转变、每间老店的再造故事、甚至每个村民的草根心声,让这些小镇转型的轨迹,有迹可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妨也参考国外小镇转型的著述: 你想活出怎样的小镇?/何培钧等 台湾青年何培钧在南投县竹山镇,将一栋荒废的百年古厝改造成民宿,并且创办“小镇文创”,振兴地方产业。何培钧将15年的经验浓缩为9个创生观点,立足小镇,面向世界。 地方创生最前线/松永安光等 作者群均拥有建筑或城乡规划背景,他们走访欧洲各国如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等地,汇集各地的地方创生经验。这些欧洲小镇靠新创企业、观光食文化,带动偏乡的经济发展,值得借鉴。 转型与创新:浙江足迹/金雪军、张军 自2015年起,中国浙江省根据小镇的功能地位和产业特点,重新规划与建设特色小镇。在这些百余个特色小镇中,有历史古镇、现代产业园区、农业稻田等,结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大功能,振兴小镇的经济。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